美丽的宣汉
符纯荣
春茶香
茶,是万物之灵,是精神之根,是山水之韵……
春天的气息,在安静的茶园一寸一寸弥漫开来。仙女般衣袂飘飘的雾气,从木盘河平静的水面上升,采撷三五句婉转的鸟鸣,盈满一望无垠的盎然之绿。
一川碧海,满目葱郁。一片片绿色连绵不绝,仿佛一块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肥沃的山冈上。山风一吹,又像一波波碧绿的海浪优雅地翻涌、起伏。
宣汉县漆碑乡,这昔日的穷乡僻壤,因了茶的点缀,已成为誉满川东的巴山茶海。在春天,6000亩优质富硒茶园,犹如藏下6000亩风清气正的乾坤,清爽、圣洁、鲜润……在温煦的阳光下,漫步于林茶相间的小道,聆听若隐若现的天籁之音,令人心旷神怡、浮想联翩。抬头仰望,明媚的阳光漏下密集的树叶;低头俯瞰,清澈的露珠滴落嫩绿的芽尖,传来茶的韵律、茶的清香。
采茶时节,太阳还未探出头来,分布于山山岭岭的茶园便早早迎来辛勤的采茶人。那一双双灵巧的手拈住一枚枚迎风含露的嫩绿芽头,瞬间即丢入背篓,笑容是如此甜美,姿态是如此优雅。
历经岁月风霜的漆碑茶叶,口感独特、韵味悠长。她孕育于三九严寒,发韧于第一缕春风,献身于清明前夕,她是大自然的造化,是遗落人间的精灵。闲暇时光,难得休憩的茶农泡一盅汤色浓绿的劳动成果,微微的苦涩之后,就是生活的芬芳与甜美。远方来客,捧一杯上好的漆碑春茶,入口满嘴清香,品后余味无穷,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无尽的思念。
漫无边际的绿、层出不穷的绿、光芒闪耀的绿……郁郁葱葱的漆碑大地,令人热血奔涌、词汇苍白。温暖的阳光、和煦的微风轻轻擦过低吟浅唱的树叶、茶尖,不经意泄漏的那一滴,是谁饱蘸激情的诗句?
起伏的山峦,以低沉浑厚的音律,为大地朗诵激情澎湃的赞美诗;浩瀚的林涛,以绵延恒久的潮涨,为人们尽情释放生活的喜悦。铺满67平方公里的盛大之绿,姹紫嫣红点缀其间,自然和谐生生不息。
一枚小巧、秀丽的茶叶,通常就能点亮生命的葳蕤。一千枚、十万枚,乃至更多的茶叶,当她们手挽着手、心贴着心,唱起一支欢悦而轻快的歌谣,就能洗彻世间万物蒙尘的心灵。品一口漆碑春茶,能聆听唐音宋韵、明月清风。当你轻轻一低头,与高洁、纤柔的茶叶亲密接触,心头有写不完的诗句,梦中有唱不完的情歌……
鹃花艳
春风暖了,春意浓了,观音山的杜鹃花又开了。
历经岁月的洗礼,那一簇簇红的霞、紫的雾、白的云,点缀于莽莽苍苍的大山里,怒放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,争奇斗艳,竞相开放,一年比一年浓烈,一年比一年璀璨……
从宣汉县城出发,只需一小时即可抵达国家AA级旅游景区——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。在这里,茂密的森林、多姿的山峰、潺潺的溪流、神秘的旱海、迷人的溶洞构成一系列神秘、幽静、秀丽、奇幻的自然景观。而杜鹃花更是山中一绝,每年4月底到5月初,满山遍野的杜鹃与独特的自然景观互为陪衬,那汪洋恣肆的美,令人叹为观止。
走进浓荫遮蔽的山中,沿一排规整的石梯拾级而上,一片花海的磅礴气势,顿时在身边奔涌开来。当浓浓的雾霭给她披上一层淡淡的轻纱,那种宁静、秀美与朦胧的姿态,仿佛天籁在花间静静流淌。只有怀着一颗纯净的心,才能谛听她们的轻语和低唱。
在青山绿树之间,一团团、一簇簇,粉的、红的、紫的杜鹃花,宛若五彩斑斓的蝴蝶,舞姿翩跹。经过露的润泽、雾的轻抚、泉的滋养、风的浅吟,一朵朵迎风玉立的花儿,蕊靠着蕊,瓣贴着瓣,娇艳欲滴,竞相辉映,把春天的明媚和初夏的情怀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。
优雅、从容而奔放的杜鹃花,虽不比幽兰的高洁、丹桂的馨香、牡丹的娇艳、腊梅的风骨,却恒久如一地在大山深处和险峻的山巅开放,焕发着生命的精彩。当种类繁多、仪态万千的“观音山杜鹃花”声名鹊起,观音山杜鹃花节盛大举办,各地游客便纷至沓来,一起敞开热烈的情怀。
在喧嚣的闹市,已很难听见鸟的歌唱和花的私语。而观音山漫山遍野绽放的杜鹃花,每一朵,都给您动人心魄的美;每一朵,都给您深入肺腑的情意。
清溪美
清溪镇,是江口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这里背依险峻高耸的四望山,面临碧波荡漾的江口湖,厚重的红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,山的巍峨与水的妩媚,山的灵性与水的慧根,完美结合,相辅相成,集清润、甜美和雄劲于一体,滋生了一幅大巴山区难得一见的水乡风光。
清溪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将军的故乡,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即诞生于此,被誉为掩映在大巴山里的“红色摇篮”。逝者如斯,岁月峥嵘,革命的薪火代代相传,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,独具特色的人文风物,让它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清河岸边,宏文校安静矗立,绿树、红花、垂柳随风摇曳,生机勃勃的,还有朗朗的读书声。王维舟将军创建的宏文校工字楼,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04年,该校由王维舟之兄王佐卿创办,1923年初,王维舟接任校长,集资新建“工”字形校舍,喻意学校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。王维舟任校长期间,选聘思想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教师,建立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,积极传播马列主义革命思想,为后来组建红三十三军和开展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。
在清溪镇,满眼皆是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。青山叠翠,碧水环绕,不仅得益于湖水滋润,也得益于翁森林木的吐故纳新。
清溪之美,美在水的柔媚。静卧于自然生态中的水乡,显露出无边的睿智与静美。清澈的湖水在山沟河谷里欢快延展,犹如一条条丰沛的血管,将养分与血液输送给大地。抛开红尘琐事,荡舟或徜徉,那浪漫而多情的水乡风韵,令人思绪万千、烦扰尽解。
清溪之美,美在山的巍峨。这里有宣汉县四大名山之一的四望山,山势险峻,植被葱郁。沿万步梯攀行,山间草木苍翠、繁花争艳,充满了野趣。登上山顶,举目四望,一览无余。只见苍茫大地伏于脚下,村落、人居和田园阡陌点缀其间,湖水犹如绿色巨龙,安慰着万物生灵。那一刻,无论心绪多么复杂的人,都能抵达了然于心的人生境界。
“条条砼路绕山间,座座洋楼倚田园,荒山披绿衣,果香飘满园……”秀美的自然风光,有了新农村景观的点缀,更显生气与和谐。独特的自然资源,厚重的红色文化,让水乡清溪在现代文明的洗濯下,变得越来越美丽。
早酒醇
宣汉早酒的风俗,因世代传承而香飘久远,如今已成为这片土地一张亮堂的标签。
本地人不用说,外地人来宣汉,定能感受人们喝早酒的场景。在乡下,谁家有红白喜事,三亲六戚、街坊邻居都会前去捧场,称之为“吃酒”。如果谁家嫁女,早上可是最热闹、最喜庆的时候,酒席也最为丰盛。雾气还在山间萦绕,喜庆的鞭炮劈里啪拉响个不停,人们红光满面、喜气洋洋。平时忙于劳作的汉子难得轻松下来,再怎么也得开怀畅饮一回。于是,席间推杯换盏、吆五喝六,一阵阵欢声笑语把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。如有亲朋故友久别重逢,更少不了用酒来表达感情。倒满大碗烧酒,轮流畅饮,一两轮下来,碗里便一干二净。
每天早上,在县城东门、西门、上城壕、下城壕、南街、新街、解放街等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三朋四友围成一桌,或开怀畅饮,或浅饮小酌,场面热闹,蔚为壮观。
多山的地域环境,塑造了宣汉人耿直豪爽的性格。而中河、后河的纯净清甜,则酿造出醇香隽永的清溪白酒。沿江口湖驾舟逆流而上,二十分钟即可抵达依山傍水的清溪古镇。保留古老的作坊,勤劳聪慧的清溪人用土法精心酿制出久负盛名的清溪白酒。千百年来,浓郁的酒香飘散在小镇的空气中,让人未及品尝,先就醉了。
喝酒要喝清溪白酒,吃菜要吃宣汉小吃。宣汉人真诚而豪爽。平常几个好友凑到一起,便是大口吃肉、大碗喝酒,喝得豪气干云、飘飘欲仙。来了客人,从早餐开始,给客人斟一杯品质纯正的清溪白酒,三言两语,一饮而尽,内心温暖而踏实。
其实,宣汉早酒的兴旺,与下酒菜的丰盛是密不可分的。与其他地方不同,这里的早餐实在是丰富多彩:麻辣鲜香的凉拌麻辣鸡块,香脆可口的五香豆干、五香牛肉干,焦黄透亮的炒胡豆、锅巴土豆,唇齿留香的手撕鸭、手撕牛肉,还有品种五花八门的麻花、蒸蛋、面条、包面、饺子、包子等,选择多多。更有那独具宣汉特色的羊肉格格、肥肠格格、牛肉格格等,小巧美观的小蒸笼码得高高的,有咝咝水气轻轻滴落,浓浓香气盈盈缭绕,令人垂涎三尺。喝上一口早酒,品尝一下美食,给人一种如入人间仙境的感觉……
李花醉
时过仲春,花事渐淡。日前,诗友邀约去庙安赏花,算是赶在春天散场前,给“隐于闹市”的自己一个交代。
几年前,我在电视台做记者,曾去过几次庙安采访。这个只有七千多人的小小乡场,偏居宣汉县境西南一隅,虽位处崇山峻岭,却依凭西瓜、烟叶、脆红李等优质农产品的热销,在县内外创出了“花果之乡”的美名。所以,对于庙安人的勤劳,我有较深的印象。
五年后,故地重游,别有一番兴致。从达城出发,过洋烈新村,沿山势向上,一路青山绿水、鸟语花香,至庙安境内,更见得草木葱郁、百花争艳,让人感觉这里的春天分明比别处更加缤纷。
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,以前到庙安乡须绕过很长一段山路,路途崎岖不说,极差的路况颇让人提心吊胆,而且往来费时不少,因此,这里一直是偏远、落后的代名词。随着各村、社皆修通水泥路,出境公路也从原来的一条增加到好几条,如今,这里与达城和宣汉县城的距离大大缩短,单程不过半小时。
山上的庙安,真不愧为远近闻名的“花果山”。从山脚下的洋烈新村开始爬坡上行,沿途山花烂漫,金黄的油菜花追着海拔一路攀行,桃、李、梨、杏以及许多不知名的花儿争奇斗艳,将跌宕山野装点为一本春天的书页,在风中尽情释放芬芳与激情。当汽车攀上山顶,一过山垭口,视野更为开阔,放眼四望,漫山遍野的花事更见浓烈,大片粉白之中,恰到好处地融入几点桃红与柳绿,偶尔一幢灰瓦白墙露出头来,鸟儿轻盈的羽翅、婉转的鸣唱点缀其间,就像这个春天打下的美的注脚。
山中岁月多困苦,从那些精耕细作的田间地块可看出,世代扎根于此的农人对生活的艰辛感受至深,规模成片的果树,则寄托了山里人淳朴的心愿和美好的梦想。只有七千多人的小小山乡,田土本就稀缺,人们却一改呆板僵化的固有思维,先后动用上万亩来发展脆红李、猕猴桃、雪梨、西瓜等优良水果产业,充分显示出庙安人改变家园面貌的勇气和信心。而丰厚的水果收入及旅游收入,让乡民尝到勤劳致富的甜头,也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好的盼头。
平坦的水泥公路四通八达,穿过房前屋后,延伸到田边地角,犹若一条条生机勃勃的血管,连起山村农家的美好日子。无论驱车还是步行,一排排整齐的果树都敞开胸怀。徜徉其中,满眼是花的海洋,山风不时掀起一阵诗意的微澜,蜂蝶嘤嘤嗡嗡,像在朗诵春天的赞美诗。在园子里流连,尽管我们小心翼翼,但还是忍不住惊叹连连,连轻微的快门声也惊扰了花朵娇弱的梦境。只见遍地落英,人的发际、肩头不知何时已掉落几枚凄楚怜怜的花瓣。
因脆红李数量居多,所以粉白李花就成了主色调。它们肩并肩、手挽手靠在一起,在山山岭岭无尽绵延,奔向遥远的天边,与肥厚云层连成一体。隐现其中的农人,或扛着锄头,或背上背篓,或闲庭信步,仿佛沾满仙气的人,将生活寄放于幸福祥和的云端。
享用过美味的农家饭,不觉已到离别时分。返程路上,美丽的花仙子纷纷簇拥枝头,为我们送行。我仿佛听见她们动人的歌声,那么地清丽、婉转,似有若无,忽隐忽现……
(作者系达州市达川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)
(责任编辑:匡方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