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达州市人民检察院 >> 队伍建设 >> 检察文苑 >> 正文

于无声处绽芳华
更新时间:2022/7/6 16:03:02   作者:刘星赤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点击数:37472

 

 

     血与火的革命年代,总有一鼓力量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、断头流血以从之、殚精竭虑以成之。他们呐喊着:为了人民。

为人民服务,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。但在和平年代,实践这五个字的时候,却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,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,更多的是我们的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、默默奉献。你看:他们奔走在地里田间走访慰问贫困群众,只为看到一张张温暖的笑脸;他们真诚倾听、耐心接访,只为使当事人冰释前嫌;他们在审判庭上以事实为依据、以法律为准绳唇枪舌战,只为公平正义!他们是我的同事,一群可爱的检察官,是共产党员,更是全国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缩影!

“我是行动派!”这是我院扶贫干部杨悦江对自己的评价。

2018年,年近花甲的他,主动请缨前往凉山州美姑县典补乡成为援彝大军中的一员,担任禁毒防艾专职副书记。初来乍到,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,入眼是低矮的土坯房,破败的泥墙,崎岖的山路,把土豆和玉米当主食的村民,这里常住人口3000余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户。极度的贫困和封闭就像隐秘的伤痛,让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湿了眼眶。

因为贫穷,有人铤而走险,走上了涉毒之路,但是毒品并没有让他们富裕。有人因吸毒成瘾而家徒四壁,有人因贩毒而遭受牢狱之灾。禁毒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迫在眉睫的工作内容,但当这项工作真正开展起来,杨悦江才深深感触到:孤独的他才是真正的“少数民族”。语言不通,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,当地方言他只能听一半猜一半,而他说起普通话来当地人也听不懂,甚至说一个字儿就要解释好半天,他磨破了嘴皮子却没人理解,心里苦闷不已,这给禁毒工作带来了巨大障碍,他所在的乡镇连续两个月禁毒工作被通报批评。

为了打开禁毒工作新局面,他踏破了门槛,开启了高强度的“白+黑”“5+2”走村入户模式,白天冒着强烈的紫外线,爬坡上坎儿,一走就是六七个小时,经常累的腿打颤儿。

由于不适应当地居民每天只吃两顿饭,上午十点左右吃早饭,下午六点才吃晚饭的生活习惯,他的胃病加重了,体重迅速下降,但他坚持入乡随俗,饿了啃土豆,累了就坐在泥地上,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却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,白天不在家的涉毒人员,他还要接着打电话劝导,每晚下来,一个月话费套餐400分钟的通话时长还远远不够,他为此还单独再买了一张电话卡。他电话被挂断过、被拉黑过,甚至一度受到人身威胁,却还在想着如何扩大禁毒知识宣传?如何改变涉毒人员思想?如何让村民用双手劳动致富?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全县所有涉毒人员家庭,掌握了全县涉毒人员基本情况,也开启了这场禁毒工作“持久战”。

自学彝语,是他工作的必修课,也是让我最感动的事情。他一有空就找上村干部教他彝族方言,从简单的“卡莎莎(谢谢)”“孜麻格尼(吉祥如意)”,到复杂词汇、长句,他通过自学已经可以很熟稔地和村民唠唠嗑、热络关系,甚至和乡里有名的禁毒“钉子户”吉某某成为了朋友。吉某某原是一名有多年吸毒史的村民,父亲去世,母亲多病,还有5个儿女要抚养,住在破漏的危房,村民不看好他,邻里也躲避他,不配合尿检也不按时签到,自暴自弃。杨悦江了解情况后,隔三差五就提着几罐啤酒“登门造访”,同他交心谈心,并按照帮教措施,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落实低保,申请危房改造,让吉某某一家住进了新房,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。当生活有了盼头,吉吉某某终于敞开了心扉,每月按时尿检,重新振作,还会提着家里的腊肉去感谢杨大哥。在杨悦江的努力下,典补乡未再新增一例吸毒人员,所有涉毒人员均如期尿检,他为这里的涉毒贫困户铺就了一条脱毒脱贫阳光路。

这就是我们的老党员,他们于无声处绽芳华,用一腔热血,擦亮了共产党员为民的拳拳之心,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。

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,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我们虽然都是如苔花一般的普通党员,没有革命先烈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豪情壮志,却也有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,我们应当有一种不甘平庸、不甘屈从、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,坚守信仰,对党忠诚,在新时代赶考路上,努力践行面对党旗许下的郑重承诺,不畏艰难,一路前行!

【编辑:admin】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Copyright (c) Since 2011 by www.scdzjcy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联系电话:0818—2125402 传真[FAX]:0818-2182083 主办单位:达州市人民检察院
    地址:达州市通川区西外新区白塔路299号 邮政编码:635002 蜀ICP备12009081号-1